首页 >  综合新闻

2018恶性肿瘤中西医多学科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二届李斯文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讨会在昆明举办

发布时间:2018-07-23    来源:

作者:李艺——云南省中医医院


21世纪中国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特别是中西医多学科诊治恶性肿瘤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7月7日,由云南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云南省中医医院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继教项目——恶性肿瘤中西医多学科诊治新进展学习班在昆明举办。云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医药防治肿瘤学组第一次活动会也同时召开。来自省内各级医院从事肿瘤专业的医护人员共200多人参加学习。


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公共问题之一,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随着肿瘤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手术及放化疗已不能满足治疗需求。如今,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倡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中医扶正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从而获得最好的疗效。云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医药防治肿瘤学组在云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杨润祥主委的提议下于2018年2月8日筹建。成立中医药防治肿瘤学组的宗旨和目标在于提高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诊疗水平;普及中医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特色及优势;提高恶性肿瘤中西医多学科诊治模式及水平;推动我省中西医结合肿瘤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促进中医药诊治肿瘤学研究的发展;使我省肿瘤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获益。

此次活动邀请贵州省中医医院副院长唐东昕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肿瘤科主任李琦教授,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张海波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刘振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韩尽斌教授,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学术带头人李斯文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内一科主任沈丽达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昆华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主任马克教授,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吴继萍教授等省内外知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前来授课。



专家们就目前中西医多学科诊治模式在肿瘤诊治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进展、新动态、新技术等最新的研究成果展开授课,总结中西医多学科诊治模式防治肿瘤的优势,探讨建立更加完善的中西医多学科诊治肿瘤模式。并针对热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为参加学习的中医药防治肿瘤学组成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的云南省名中医李斯文教授此次授课主题为“恶性肿瘤中医辨治思维程序及其技巧”,他表示,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变化,“让癌症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是近年来肿瘤治疗倡导的新理念,中西医多学科诊治恶性肿瘤模式越来越显示出低毒有效,无药物耐受,多靶点,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的独特优势。之所以要在学习班讲这一主题,是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大家一个方子,不如告诉大家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思路,让大家找准思路、掌握方法,真正提高全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诊治医护人员的水平。”

此次活动座无虚席,受到参会人员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通过一天的学习,拓展了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收获颇多。

云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邱勇,云南省中医医院副院长包可,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葛元靖,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第八届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斯文教授出席学习班开幕式。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李艺主持开幕式。

中医药肿瘤防治学组在云南省医师协会及云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的领导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医药防治肿瘤(围手术期、配合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增效减毒、维持治疗期)的研究及应用推广;以及进行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治模式的探索。计划定期开展中医药防治肿瘤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科普讲座、义诊等。初期以昆明地区为试点开展工作,时机成熟后逐步向全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工作。以期推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事业的发展,提高中西医多学科诊治肿瘤疾病学术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下次学组活动初步拟定2018年11月在昆明举行。

本网站(www.ymda.org.cn)所刊载的云南省医师协会内容版权归云南省医师协会所有并受国际条约的保护。

  • 办公室电话:0873-63370913
  • 策划运营、技术支持:云南圣佑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传真:63370913        邮箱:ynsyxmo@foxmail.com
  • 网站备案号: 滇ICP备19011014号-1